這是個很值得大家深思的問題,看了之後,很震撼卻也很無奈與自己息息相關的議題,
但似乎...無法脫離著種金錢奴隸的制度
第一集:銀行的起源
每當銀行借出一筆貸款,新的銀行信用/新的存款 即嶄新的錢就被創造出來了
因"Ducat in Gold"支票(收據)取代了黃金在市面流通
所以存款人很少來取走他們真正的黃金且從不同來取錢
導致真正的黃金不像以往這麼常在真正的市場上流通(取而代之)
進而產生借貸而非真正黃金在市面上流通,並且透過這樣的模式賺取中間的利息
由於世界對於支票的需求變大(流通方便),於是將支票等同於黃金借貸出去
只要持票者不同時來兌現,那就便可以賺取更多利息
反之,持票者(貸款者+存款者)同時來兌現,將產生擠兌的現象
第二集:無中生有的錢(貸款)
政府介入制定借貸額度並且得以調控,限制並不定期的查核各家銀行有無超貸之現象
當某家銀行出現擠兌的情況,政府之中央銀行將會提供黃金應急
也因此這樣的方案,除非擠兌同時出現於多家銀行,才會造成貸款系統垮台
長久下來,紙幣(或數值貨幣)只能用來換取相應的紙幣(或數值貨幣)而非等值的黃金
即代表現實生活上的紙幣(或數值貨幣)已經比現實生活上的黃金多上許多
過去錢存在的數量,受限於利用貨幣流通的物品的物理總量(也就是說貨越多就得挖越多黃金)
而現在錢基本上市以債務形式造出來,只要借貸就等於新的錢就創造出來(也就是錢的量等於債務的量)
故:儲蓄金佔信貸的比例,過去是債券與銀行內黃金的比例,現在則是債務與已經存在的錢的比例
每一筆新的銀行存款都具有無限次創造一筆稍小貸款的潛力,所以漸漸的錢就這麼無中生有越來越多
到頭來簡單的說就是:只要我們能借多少錢,銀行就可以創造出多少錢(債務)
第三集:錢就是債務
銀行不是貸錢,而是用債務方式製造錢
這也就是我們現在的金融體系,但是因為錢是用債務所創造出來的,也就是說沒有債務就等於沒有錢!!
然而快速的還清債務並不會讓我們有時間開始花錢,因為你還的根本就是領不到的錢
再者銀行制定的信貸部份,利息會隨著本金償還的時間不斷的擴張,甚至超越原本的本金,這些也都不是真正的錢
也因此許多人為了還利息,得取跟其他銀行借取更多的債務來償還
在前的供應增加的同時,除非現實世界裡的生產和貿易總量以同樣快的速度增長,
把多出來的錢給吸收掉,否則,錢的價值將日益減少(通貨膨脹)
第四集:改變金融系統??
四個值得深思的問題:
1.既然政府有能力製造所有它需要的不帶利息的錢,那還為什麼要選擇向私人銀行借有按息的貸款?
2.為什麼當初要以債務的形式造錢?為什麽不造可以永久流通並且不需要無限次按息重借就可以存在的錢?
3.一個只有在永久加速增長的前提下才能運作的金融系統,怎麼能被用來建造依個可以持續的經濟制度?
按照邏輯,永久加速的增長和可持續性難道不是無法共存的嗎?
4.是什麼造成我們現在這個金融系統,完全依賴於永久增長?我們需要改變什麼,以創造一個可以持續的經濟制度?
第五集:錢是一種新的奴隸制度
- Oct 06 Mon 2008 23:23
[重要] Money as Debt (中文字幕版)
close
全站熱搜
留言列表
禁止留言